您的位置:首页 > 审判天地 >
恩阳区法院以“众口调”方式巧解乡村赡养“家务事”
www.ey.bazhongpeace.gov.cn 】 【 2024-01-18 11:15:48 】 【 来源:恩阳区人民法院

  隆冬,清早,小雨


  沁凉的浓雾在乡间的田坎上氤氲


  浸湿了今天的原告


  ——84岁姜某志苍老的眼角


  愁容正如满天的铅云


  直到他看到巴中市恩阳区人民法院


  镇(街)法官苟军带领巡回审理团队


  绕过池塘


  来到村委会......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40118111400.png


  案情并不复杂,八旬老人独宠次子,导致其余兄妹心中早有不满。7年前姜某志老伴过世后一直随次子生活直至前年病故,其他兄弟姊妹轮流照料倒也相安无事,但时间一长,就开始“不患贫而患不均”了,赡养一事也从相互推诿发展成概不负责,导致老人将4名子女告上法庭。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40118111501.png


  1月16日,巡回法庭设置在村委会。老人诉请,4名子女每月支付赡养费1500元,直至自己去世。“本案4名被告并不是没有赡养意愿,只是‘不愿吃亏’的想法和生活本身的琐碎让事情发展到现在。”苟军通过前期调查对案情作出初步判断。开庭前,专门邀请了村干部、乡里老人、事主家亲属旁听庭审,为后面的调解做足准备。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40118111347.png

  庭审中,原告长女因在外务工未到庭参加诉讼,且因原被告双方最高只有小学文化,法官同时兼任“翻译官”,把各方大量词不达意且各执一词的表述翻译成跟案件相关的法庭陈述和辩论,反复询问“是不是这个意思”。最终梳理清楚,被告依法负有赡养义务;原告并不要求被告支付赡养费,只希望三餐一眠有儿女照顾;旁听人员也在“理”字上找准定位,已经有十五年调解功夫的苟军判断,调解结案的火候已经形成。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40118111330.png


  雨在中午便停了,浓雾散开,窗外的山村依旧清冷。巡回庭审到了休庭调解阶段,苟军只做了一件事——说法、说理、说情,对被告开展批评教育。调解方案在村干部、同村老人、事主长辈等众人“出谋划策”下,原被告双方达成按月份轮流赡养的一致意见,同时包含老人生病、去世等事项的安排,这件赡养老人“家务事”以“众口调”的方式成功调解。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40118111313.png


  近年来,巴中市恩阳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注重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一方面以古镇天平调解室为抓手抓实诉前调解,推进诉源治理,一方面以镇(街)法官跑团为依托抓实法治乡村建设,探索“众口调”调解品牌,最大程度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编辑:余雪连
恩阳长安网版权所有